平遙古城
林聖凱


平遙古城,真的會讓我們好像回到明,清的時代。如果沒有載遊客的電瓶車或冷氣機,我差一點忘記我是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人。平遙古城被世界文化遺產評為中國境內保存的最完整之古代縣城的確是毫無疑問。平遙古城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的中部,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兩千七百多年的歷史,也為中國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


依照專業導遊的說法,目前還有兩至三萬人民居住在古城裡。他們因為都好幾十代已經住習慣了,不想離開縣城。我認為這也是為什麼平遙能保存那麼好的原因之一。有人所居的地方,建築確實是能夠保存得更久,更好。這也讓我們很深地了解中國人對某些生活習慣,環境的影響是非常密切的。甚至,可以說是被這些生活習慣綁起來。當然,在一個現代化,全球化的時代,要一直保留習慣風俗而沒辦法做更進一步的調整是不可能的。我們無法完全拒絕新的改善。調整,改變是必須的。我想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政府陸續想辦法把一部分的人民遷出縣城,例如把學校,基本的行政單位設立在城外,增加民眾與城外環境互動。可是,無論如何,從歷史觀點來看,平遙確實徹底地展示出中國的文化,歷史,想法,與生活習慣。


除此,我們還可以看到明,清時代的法庭,各種各樣處罰犯罪的方式。如果你每一種都很仔細的聽導遊解釋,你會覺得生於二十一世紀的人有多麼幸運。那些處罰方式,聽起來就會讓你腳步無法穩穩地站著。最殘忍的一種,必須忍受三千六百刀的酷刑。如果,還沒達到三千六百刀,犯罪者已經過世了,家人也要來承擔剩下的部分。據說,也因為這種處罰方式實在太殘忍了,清朝時代基本上已經把它廢掉了。我還看到一雙用鐵造成的鞋子。聽說是先鐵鞋放在火裡,然後,把它們戴上犯罪者的腳上。這些處罰方式,真的讓我們無法想像活在那時代的壓力與恐懼。不過,在一個沒有完整的法律基礎的時代,必須要有這些處罰形式來控制人民。不然,缺法之社會所產生的效果,恐怕更難以想像。


平遙的另外一個特色,也跟我們管理學院的學生有密切的關係,就是平遙是十九世紀中後期,金融業最發達的城市之一,是當代最有影響的票號總部所在地和金融業總部所在地和金融業總部機構最集中的地方。其中,最著名的一家,為中國第一座票號「日升昌」。若要在此服務,必須要查你三代的歷史,不許有任何可以讓人失去信任的瑕疵。也可以看出,中國人對信任這一塊,有多麼著重。


平遙古城,我認為若要了解中國人的文化,是無法缺少的一塊。他是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歷史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