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家大院
鄭宇評


2008.07.08在山西太原的第一個早晨,我們到了喬家大院。原本只是一座默默無聞的山西民俗博物館,在1991年,因為導演張藝謀在此拍了一部著名的中國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而一炮而紅。之後著名的電視劇──喬家大院〈胡枚導演〉也在此開拍,更增添了此處的旅遊人氣。


「那一年,紫禁城的旅遊人數是五萬人,紫禁城那麼大,而這裡,八萬!」黝黑的導遊沾沾自喜地說著,彷彿那人山人海,動彈不得的畫面仍在眼前。
進宅院後便是一堵雕牆,由於有門的地方便有煞氣,故建此隱蔽以遮煞氣,導遊說此處的門框子是黑色,黑為水,可以防火,又水為財,可以聚財,而牆上的龜背取其長壽之意,四角的枝葉和中間的如意合起來為事事如意,一堵牆聚集了許多祈禱和福氣。


喬家大院一如中國傳統大宅院,北為上,南為下,故長輩的宅院在北,晚輩和奴僕的院落在南,這一點也可以從建築上看出來,不僅是北邊的宅院較寬敞美觀,它也幾乎沒有門檻,而只是小斜坡,方便長輩行走。


「民宅看喬家大院,這完全是吹牛。」導遊不屑地說著,接著解釋:「在山西這樣子的宅院很多,而喬家是最小的,但他的商業發展最好,為什麼呢?這又是占了天時地利人和。」所謂天時,指中國政府支持發展觀光旅遊業;地利指喬家大院的位置恰位於路經平遙古城之處,方便旅行社推行程;而人和則指使喬家大院聲名大噪的兩齣影劇:《大紅燈籠高高掛》以及《喬家大院》。因此,即使王家大院有喬家大院的四倍之大,也不及它的旅遊人氣。


喬家大院的各個宅院有些擺設如同以往,有些則擺上了玻璃櫃成了博物館式的展覽廳,其中有以陶土捏成的人偶譜出了喬家的所有發展過程,栩栩如生,引人注目。在介紹喬家發展的院落裡還有祖譜、發跡地圖以及整個院落的鳥瞰圖,在這幅鳥瞰圖中可以清楚看出院落雖小但形成了一個雙喜,相當有趣。喬家的大發展屬於晉商發展的第二期,意即從盛清康雍乾一直到民國年間。喬貴發是喬家的第一代掌門人,從小過著困苦的生活,從腳夫替人趕駱駝開始掙下一些積蓄,後來和一名朋友一起替人開始磨豆子,導遊說這是因為當時的民風有著這麼一句話:「發豆芽,發豆芽,要發就要種豆芽。」而後,喬貴發將此基業傳給了他的孫輩─也就是電視劇中的男主角─喬致庸,開始了重要的喬家發展史。民國年間,喬家一家被迫舉家遷離,導遊解釋這在今日看來是相當明智的決定,因為他們因此避開了三反五反、文化大革命……可怕的歷史傷痕。


在喬家大院還能看見一些宮中的寶物,例如宮燈以及九龍屏風。由於慈禧太后在八國聯軍時期曾經入住喬家索取援助,所以留下一些宮中的物品以為賞賜,喬家大院大門上的匾額:「福種鄉嬛」,便是慈禧太后留下的。


走在古典小說和古裝劇的豪門宅院現場,心中別有一番特殊的滋味,閉上眼,隔離了遊客的喧囂,那座寧靜、沉穩而美麗的深宅大院,似乎就在眼前,若隱若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