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成員
陳彥蓁
狀元營就是一個害怕去,又害怕不能去的旅程。從最後一天才繳交報名表開始,到收到錄取信、籌備營隊、坐上遊覽車前往桃園機場接機,心好像濕氣不夠重的雲,有種不切實際的幻想感。因為無法想像未來,於是更加期待現在,總是想著希望此刻能再表現得更好一點、更珍惜一些,讓接下來的自己不會後悔。
狀元營真的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吧?要有多幸運才能在這麼好的一個時間,有這樣一場特殊的交流活動。兩週好短好短,但我們走過了幾乎半個臺灣,臺北、三峽、阿里山、日月潭……,也深度逛了北京,長城、頤和園、未名湖畔……。我們在這段路上遇見了好多人,看見因為地域文化信仰產生的不同,又有因為年歲相仿而生的同款困惑與迷茫,我們從這些同與不同中找到自己,又發現所有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發光體。
這段心得寫得很趕、很緊湊,但其實只是像番茄醬一樣,甚麼也不做,直到最後一刻像被逼不得已似地硬擠出來。這整段旅程好像不能單單地用幾個字就概括下來,我的心得也在打字的時候不斷跳來跳去,像是亂飛的蜻蜓,無端又熱情地呈現這個熾熱的夏天。以前我也是更加習慣於用眼睛記錄一切,可是這段旅程過後我卻有了新的想法。雖然照片跟文字都沒有我們生動,沒有我們完整,但他將那些部分的我們組裝起來,又壓縮成一張張相簿裡的相片、一段段備忘錄裡的文字,於是我得以去張揚這屬於我的十九歲夏天。
這次狀元營中我在營期內擔任隊內攝影,負責偷偷摸摸將特別的時刻記錄下來。另外也擔任文編組成員,文編的工作分為行前跟營期結束後的專刊製作,可以更有機會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從薄薄一本的行前手冊,經過狀元營之後成長成厚厚的第二十屆專刊,我也跟著這所有的一切在一同前行。
最後,謝謝美好的狀元營,謝謝提供機會的臺大,謝謝有報名的我,謝謝這個夏天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