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成員

劉軒羽

抱著忐忑心情坐上遊覽車前往桃園機場,在白紙上看了兩個多月的姓名出現在眼前,不同的腔調,卻同樣熱情的招呼,這是我們的開始。

遊覽車上歡笑聲此起彼落,交換著兩岸的同異,填滿景點與景點之間乏味的空白。臺北101觀景臺,饒河夜市,Babylon,阿里山,日月潭,高美濕地,三義藍染,三峽老街,象山,整個臺灣走透透。雖然應該是帶著北大朋友們遊覽臺灣,不過許多事情我也是第一次體驗,酒吧、夜唱、觀景臺、夜行阿里山森林、揹吉他夜爬象山,謝謝你們帶給我的這些青春回憶,就算是去過多次的景點也因為有你們而增添了不同風味。

颱風來臨,內蒙古行取消,輾轉落地北京。少了幾劃的文字熟悉又陌生,短影音上的涼粉、冰棍兒真實的呈現在眼前。來不及探索北大,衝向超市,炒酸奶、波羅蜜,跑進稻香村大肆搜刮,果然還是當了隻稱職的豬。古北水鎮,司馬臺長城,雁棲湖,紅螺寺,小米集團,京劇體驗,前門大街驢打滾、滷煮、糖葫蘆、雙皮奶,籃球賽,北京城市圖書館,大運河博物館,頤和園,帶著剛辦好的微信支付、共享單車到處闖盪,深度體驗北京當地生活。雖然有些許小遺憾,像是凌晨兩點沒訂到的腸粉,沒吃到的海底撈,沒打到的摜蛋,直到機場道別仍不敢聽完的語音,但就是這些缺憾,帶給我對下次見面的期待,相信腦海中你們的畫面不會停留在哭喊著的海關口。

北京段的行程過得特別快,還記得在路上討論誰學的卷舌兒腔調更標準,笑談著北大同學們也被臺大同學影響的用語、連字音,這都是這13天在我們身體刻劃的痕跡,各自帶著這些回憶,走向不同的方向。

我總感覺我在不停地逃避這趟旅程的結束,好似忽略這一點就會讓時間凍結。但無情的時間仍流動著,回到臺北,我仍時常滑著微信朋友圈偷看新動態。

感謝這個夏天,我們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