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成員

劉顓滐

這段旅程帶來的收穫與感觸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當初參加的契機來自於學長姐在一堂必修課上的經驗分享,身為一位不算外向的人,參加營隊絕對不會是我暑假的首選安排,但是我還是鼓起勇氣繳交了報名表,決定跨出舒適圈。然而這股勇氣在籌備階段幾乎快被打回原形,行前手冊因為印刷時程要在學期結束前就開始製作,而歡送晚宴的舞蹈表演又屬我最不擅長的部份,擔任搞笑舞負責人更是我沒想過的事,幸好表演最終圓滿落幕,也要感謝總、副召以及表演的人包容我這個常常狀況外的負責人。

除了表演之外,臨行前還很擔心與北大同學之間會有隔閡,但是這份疑慮在臺灣行的第一天感受到他們下機後的熱情時就煙消雲散了,雖然剛開始聊天時還有些生澀,但彼此間也漸漸熟悉起來,甚至與其他組的北大同學在數個夜晚一起玩鬥地主、摜蛋、狼人殺,我覺得很可惜的是行程排得滿滿的,反而少了一些留白的時間讓我們更認識彼此,韶光易逝,正當要從小組跨足到其他北大同學時又面臨了離別,只能帶著淚水與惆悵道聲再見,卻不知何時能再次相遇。

這趟旅程有很多記憶點,有些是與四組一同創造的,有些則是專屬於我自己的,若要細細回想得從臺灣行的第二天說起,到現在才學會騎單車在旁人眼裡也許是何其荒謬,但同行的夥伴卻願意在子夜時分伴著我在臺北的街道跌跌撞撞,甚是感動。而同組的競天是個觀察細膩的人,竟從我吃飯的動作看出我慣用手使用習慣跟他人不太一樣,左手、右手各有用處,雖然看似都是些雞毛蒜皮的事,但我都銘記在心,因為對我來說都是很珍貴的回憶。

也許是我比較慢熱吧,在臺灣行的晚上多半是與臺大的同學一起行動,到了北京才漸漸與北大的同學混熟起來,打牌的同時聽著他們講著自己的事,才發現他們的煩惱與我們並無二致,宿舍的事、學業的事、其他營隊的事,配上深夜這適合情感交流的時點,一切都顯得如此快活、融洽。而與四組吃飯時印象最深的時刻莫過於那近乎完美的楊枝甘露,雖然我對食物並不苛求,但那滋味可是嘗過便覺得其他家的總遜色了些。在吃火鍋的時候則從來自廣東的斯凱身上找到那熟悉感,果然涮肉就是得配沙茶,麻醬蘸肉對我而言還是油膩了些,不甚習慣,但這回又得被馨竹說句沒品了吧~

也許正如北大同學那把扇子上寫的「萍水相逢」,我們是乘著如此的機運才能相遇,又是在相處了十三天與彼此分別,今年季夏之際因為有你們而顯得燦爛奪目,期待來日有幸能再次相見。